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电池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锂电池在多个新能源领域被喻为“心脏”,隔膜作为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也被喻为“心脏之瓣膜”。
隔膜是锂电池产业链中最具技术壁垒的关键内层组件,是四大关键材料中实现国产化最晚的产品,其核心技术及生产曾长期被日、韩、欧美企业所把控,这使得隔膜一度成为我国锂电池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的关键环节。
从“依赖”到“逆袭”,中国锂电池隔膜产业正在朝着高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一巨大转变背后,是中国企业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这与本届CIBF 2025“技术主权+开放生态”的主题不谋而合,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近3200家企业参展,累计观展人数超过40万,中国电池上下游产业众多企业展现出了领先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成果,并积极推动与全球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突围时刻:被卡脖子的“微米战争”
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核心指标。
曾经,锂电池隔膜技术主要由日、韩、欧美等国家主导。从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首个商用锂电池,开启消费电子电池革命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锂电池隔膜技术一直受到严格的技术封锁。2010年之前,世界市场90%以上的隔膜产品被日本、美国和韩国所主导。
直至2010年,动力电池行业爆发,带动中国锂电池行业迅速崛起,中国锂电池隔膜技术正式拉开逆袭之路的大幕。
如今,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持续增长。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达到227.5亿平方米,占全球比重79.4%,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这就不得不提在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恩捷股份。作为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恩捷股份实现了从干法/湿法隔膜到半固态产品,再到全固态产品的技术跃迁,为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隔膜技术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相较于干法隔膜,湿法隔膜的技术壁垒更高,突破难度更大,成为长期以来摆在中国隔膜行业的一座大山,但恩捷股份早在2010年就将湿法技术作为突破方向,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进行重点攻关,势必打破隔膜“卡脖子”技术现状,让锂离子在我们自己的隔膜中自由通行。
目前,恩捷股份湿法隔膜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研发成果。截至2024年底,恩捷股份锂电池隔膜领域现行有效专利授权高达482件,其中包含国际专利38件,积累了显著的领先优势。
在本届CIBF 2025大会上,恩捷股份针对当前隔膜创新主要聚焦在涂层技术、工艺及材质等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基膜才是隔膜的根本,隔膜创新需回归基膜创新,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恩捷方案”,同时发布了高安全基膜X系列、高浸润基膜I系列两款基膜新品,从基膜改性角度提升锂电池隔膜整体性能,为持续巩固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领先地位贡献力量。
全球重构:中国隔膜军团的世界版图
当前,国家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输出,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同时,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海外市场空间充足,市场对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需求大幅增加,“技术出海”“产能出海”等也正在成为更多锂电池隔膜企业的主动选择。
其中,恩捷股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一方面提升供应链韧性和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利用本地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性。截至目前,恩捷股份匈牙利项目一期已投产,并与多家欧美电池厂商达成合作,成为业务触达欧洲的重要战略桥头堡;2022年恩捷股份公告美国项目,将满足北美地区客户对其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供应稳定性和及时性的需求;去年恩捷股份海外投资“再布一子”,在马来西亚建设锂电池隔离膜项目,进一步完善亚洲产能布局。
目前,恩捷股份已融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包括海外锂电池生产巨头:松下、LGES、法国 ACC、Ultium Cells、海外某大型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力神等超过 50 家国内外锂电池企业,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同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产业竞争正从单一产品较量转向生态体系对抗。
恩捷股份产品线涵盖了锂电池材料的全技术路线,从传统的湿法隔膜、干法隔膜,到前沿的铝塑膜,以及面向未来的半固态/全固态产品,通过这种全面而丰富的产品矩阵,恩捷股份进一步加速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内核、双向协同为外延的产业生态圈。
固态暗战:下一代技术的主权争夺
固态电池被称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技术制高点。近三年,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加速,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第二,且与日本的差距不断缩小,呈现加速迎头追赶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6日,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已超过4.6万件,其中近30%来自中国,仅次于日本的37%。
在此背景下,政府从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等角度逐渐加大对于固态电池技术的政策引导,并形成了“中央定调+地方试点”的政策模式。当前,固态电池已被纳入《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成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六大重点领域之一。
2025年3月,中国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固态电池列为核心攻关方向,明确提出2027年前打造3-5家全球龙头企业的目标。预示着新能源行业即将迎来一场由固态电池主导的颠覆性变革。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固态电池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并形成了以硫(卤)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为主的三大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界面性能好等优势,是目前阶段最优的技术路线。
在本届CIBF 2025上,恩捷股份举办“2025全固态硫化物新品发布会”,发布超纯硫化锂、超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高电导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等核心材料,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恩捷股份旗下上海恩捷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签订《采购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卫蓝新能源将把自身需求材料的80%采购份额定向交给上海恩捷及其关联公司,用于采购半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及电解质膜。此次强强联合不仅是双方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优势互补,也将推动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发展、加速变革。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恩捷股份的全球化征程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崭新姿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恩捷股份不仅巩固了其在全球锂电池隔膜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稳定与高效提供了关键支撑。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持续扩大,恩捷股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化发展机遇,持续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新能源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