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飞十年布局智启未来,前瞻筑就光通信“战略基石”

内容摘要飞象原创(魏德龄/文)十年前,当GPON FTTH开始规模部署,“全光网络”时代开启,用户因为光纤入户而乘上百兆光网新高速。很多人不曾料想,当时光通信领域开启的一次前瞻性战略抉择,通过以更大的有效面积与更低衰减的路径来打破传输限制的新突破,

飞象原创(魏德龄/文)十年前,当GPON FTTH开始规模部署,“全光网络”时代开启,用户因为光纤入户而乘上百兆光网新高速。很多人不曾料想,当时光通信领域开启的一次前瞻性战略抉择,通过以更大的有效面积与更低衰减的路径来打破传输限制的新突破,又为十年之后的人工智能浪潮,满足智算互联应用,构建集群算网,提供了光传输系统的长期演进支撑。

“随着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算力化的新时代,光通信已从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升级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长飞公司以前瞻性的布局推动新型光纤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升级提供关键支撑。”长飞副总裁郑昕近日在武汉光博会“智算时代光通信创新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活动中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光通信的角色转变,背后又与持续的前瞻性创新密不可分。

十年前的战略抉择与当下的智算时代,在此不期而遇。

智算时代的底座

随着生成式AI及智能体的快速迭代发展,无论是大模型的训练,还是使用者对于文字、图片及视频的创作需求,都让数据的传输展现出新的需求态势。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算力规模仍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高速光互联是AI大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算力基础设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AI计算和推理带来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担负数据传输任务的光通信成为智算时代的底座。目前不只是光通信企业,全球云计算IT巨头均已开展光互联技术布局,将业务范围向光互联关键环节延伸。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对光通信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须持续、加速向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时延、更高可靠性与更智能化发展演进。

甚至光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还将实现双向赋能,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优化都将带来各方面的提升。在智算驱动下,光网络会加速迈向高带宽、低时延与智能自运维的新阶段。诺基亚贝尔基础网络业务集团光网络事业部总经理张寒峥在会上表示:到2028年,60%以上的光网络将发展到“有条件”和“高”水平。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也将有效提高生产力,降低运维成本,催生新型服务模式并优化用户体验。

“面对计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唯有以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优性能的光纤产品,才能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郑昕表示长飞近年来持续加大新型光纤领域的投入,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G.654.E光纤的十年历程,正是长飞持续面向未来新兴产业进行前瞻布局的有力证明。

G.654.E的十年历程

长飞于2015年在美国OFC大会上发布G.654.E光纤,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三家掌握该产品技术的企业,填补了我国在这项技术上的空白。

相比G.652光纤,作为骨干网光纤的G.654.E具有更大的有效面积,可以提高入纤光功率,降低非线性系数;更低的衰减系数,可延长传输距离,减少中继站数量。适用于长距离高功率大容量的光传输业务场景。

在2015至2025的十年之间,G.654.E光纤的国际标准历经8年三个版本的迭代,先后通过定义产品类型、更新衰减系数和新增光缆截止波长参数、增加光缆截止波长的说明,推动标准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国内三大运营商、国家电网等也都积极推动G.654.E光纤的测试和商用。随着智算时代对高容量传输需求的增长,G.654.E光纤的价值愈发凸显并开始大规模部署,国际市场的美洲、亚太主流运营商也启动G.654.E新型光纤试点,将其应用于海缆登陆、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再次验证了G.654.E光纤在十年前战略抉择的前瞻性。

作为全球光纤光缆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少数掌握G.654.E量产技术的企业,长飞在助力推进G.654.E国际标准制定,与运营商、设备商推动G.654.E光纤从国内试点到全球应用,共同打造标杆工程项目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为其提供了高品质的G.654.E光纤产品,更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持续引领G.654.E光纤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落地。

当前,G.654.E光纤产业已经成熟,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并全面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度三大运营商共建设光缆超5.8万皮长公里,相比2023年总建设长度增长43%。其中2024年度G.654.E光缆共建设超4.9万皮长公里(含混缆),占比达83%。

用前瞻布局未来的G.654.E,在诞生10年之际,仍未停止自身探索创新的步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目前,超低损G.654.E光纤是光传输系统性能提升的部署优选,将支撑未来5~10年构建高性能大容量智算互联的全光骨架。”

长飞也正持续用前瞻探索支撑科技跃迁,满足智算时代的下一个未来需求。

用前瞻布局支撑科技跃迁

“光纤光缆的更新换代,不仅仅要关注当前的400G技术,更要关注未来的超高速传输需求,必须慎之又慎。从超高速传输技术发展来看,G.654.E光纤,是骨干网400G的首选光纤,要加快G.654.E光纤在骨干网络的规模部署,为骨干网400G大规模建设铺平道路,同时建议G.654.E光纤下沉城域网。”中国联通领军人才、网络通信科学家,中国联通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光全在会上表示。

为了满足智算互联应用,支撑光传输系统的长期演进,长飞多年来持续与运营商、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基于G.654.E光纤在未来超高速传输方面的前沿技术探索。在800G领域,不断创造、刷新800G系统1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传输距离的纪录,在高速率、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研究领域不断突破极限;在多波段T比特超大容量传输领域,继完成S+C+L多波段大容量传输试验,实现最高实时单波速率达1.2Tbit/s,单根光纤单个方向传输速率超过120Tbit/s后,开展单载波1Tbit/s S6.8T+C6T+L6T宽谱传输技术实验,实现单波速率达1Tbit/s,单纤214T超大容量的传输,为未来传输网络的平滑演进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此外,长飞还积极探索推动G.654.E光纤在传感监测、量子通信中的应用。例如,与国网信通、哈工大共同开展OPGW光缆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刷新了BOTDR无中继分布式光纤传感距离世界纪录,充分展现了G.654.E光纤在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潜在的应用前景;与中科大、中科院、清华大学合作,借助G.654.E光纤卓越的传输损耗性能,实现了1002km的TF-QKD实验演示,创造了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的世界纪录,是量子通信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

本次活动中,产业链还共同发布了《G.654.E光纤技术应用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G.654.E光纤的技术演进路径与应用场景,为行业提供权威参考。

在G.654.E构筑的超高速传输底座之上,长飞的技术创新从未停歇。秉持“商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理念,长飞正以空芯光纤、高端多模光纤等前沿技术为突破口,持续拓展光纤通信的性能边界。

今年上半年,在空芯光纤领域,长飞公司宣布在空芯光纤衰减系数、制造长度和偏振模色散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单根光纤长度超过20公里,最低衰减系数低0.05dB/km,这是迄今公开报道的全球最低衰减的光纤,远低于现有实芯光纤的衰减极限;在多模光纤赛道,与全球行业头部公司合作,基于212G VCSEL、高性能DSP技术和长飞公司多模光纤,成功展示了212G高速链路传输,验证了长飞公司多模光纤产品在30-50米距离内高速稳定通信的可行性,为AI智算中心下一代1.6T-SR8光模块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十年之前,当光纤“高速公路”开启“户户通”时代,少有人预见AI将如何席卷全球。站在2025年,也难有人敢预言,“战略基石”将在十年之后支撑起怎样的数字世界蓝图。但可以确定的是:坚实的信息基础设施底座永远是无限创新的根基,长飞的持续前瞻布局,正在用未来奠基下一个未来。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