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小课堂开课啦!商标代理人的考核评估标准有哪些?

内容摘要商标代理人是指掌握商标代理专业知识,并在商标代理机构中执业的从业人员。已失效的《商标代理管理办法》第九条曾规定,商标代理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熟悉商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商标代理专业知识;在商标代理机构中执业。可

商标代理人是指掌握商标代理专业知识,并在商标代理机构中执业的从业人员。已失效的《商标代理管理办法》第九条曾规定,商标代理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熟悉商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商标代理专业知识;在商标代理机构中执业。可见该法规并没有对商标代理人设置学历背景的要求。我国曾经对商标代理人实行过资格准入制度,2000年颁布的商标代理人资格考试办法曾有过相关规定,但很快被取消。

2022年开始施行的《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第三条对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了规制,但没有设定准入制度。该条第三款规定,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应当遵纪守法,有良好的信用状况,品行良好,熟悉商标法律法规,具备依法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能力。

实践中,由于没有对商标代理人设定准入门槛,不利于商标代理行业的发展。因此,适当提高商标代理人的准入条件是有必要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商标代理机构重新备案的公告》第四条第(三)项提出对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备案信息的要求,除了需要提交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还需要填报联系方式、性别、学历、专业、从业年限、从业履历,可填报知识产权有关奖励情况(政府部门颁发)、从业培训经历,以及商标代理业务能力证书情况,有相关奖励情况、培训经历、业务能力证书的应当提交证明材料。虽然不强制要求商标代理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业务能力证书,但也表明了商标管理部门统计商标代理从业人员获取相关业务能力证书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提升服务能力的政策措施和计划,从而促进商标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2月,《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要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分类培训体系,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因此,科学、全面地评价商标代理人的职业素质事关商标代理行业的良性发展。(内容摘自《商标代理合规实务》)

(编辑:刘珊)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