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破百万 一“冠”难求 文创产业还藏着哪些“出圈”密码?

内容摘要  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文创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近年来,花样百出、不断“出圈”的文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像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在推出后迅速成了现象级爆款,一“冠”难

  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些文创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近年来,花样百出、不断“出圈”的文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像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在推出后迅速成了现象级爆款,一“冠”难求。昨天(25日)它的销量突破了100万件,同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博物馆文创为中华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交融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历史与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购买文创产品成为潮流风向标,“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消费新时尚。

  文创产品“出圈”的背后,反映出怎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衍生品开发到“把博物馆带回家”,如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来听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刘梦雅的报道: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